最大在野黨工人黨雖守住阿裕尼選區,卻只拿下6席,較上屆的7席掉了一席,《衛報》以「在野黨盼終結一黨獨大的企圖遭摧毀」形容此次大選結果。新加坡獨立撰稿人胡愛妮則分析,近來新加坡社會沉浸在建國50週年光榮氛圍,加上民眾對李光耀的懷念之情,「求變之心不強」。

胡愛妮指出,執政黨善用強大國家資源實施惠民政策,例如讓行動黨選區的居民優先獲得組屋翻新,種種誘因都讓在野黨難以與之抗衡。

新加坡資深媒體人馬千里則指出,大選結果反映反對黨本身對民主與人權甚至現代政治課題了解不多,也無法對民眾進行廣泛的社會教育。



自建國以來一直維持一黨獨大的新加坡,此次是李光耀逝世後的首次選舉,也是在野黨首次所有選區都推派候選人角逐。然而即便選前分析多認為在野黨可望繼續拓展席次,帶領新加坡邁向兩黨制,但11日的結果卻跌破眾人眼鏡,人民行動黨得票率較上次的60.1%上升了9個百分點,在89個議席中拿下83席。

香港南華早報網總編輯鄭維則認為,新加坡基層民眾對執政黨領導人的態度,頗帶著東方「尊父」色彩,和民主文化中的「弒父」精神完全不同,選民投票支持人民行動黨多帶有「託付」的意味。

缺乏民主土壤 星反對黨難播種

【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】針對新加坡11日國會大選,執政黨出乎意料以69.9%的得票率大勝,新加坡資深媒體人馬千里分析,大選結果反映反對黨對民主與人權的了解不夠,也無法對民眾進行廣泛的社會教育,難擴大影響力。《南洋網》社論則指出,執政黨雖獲勝,年輕人對言行自由的追負債整合求仍會是政府未來的挑戰。

馬千里指出,民主體制要發芽需要人民作為土壤,但在新加坡,人民普遍缺乏這方面的培育,大學政治課不強調民主自由價值、新聞傳播課不談新聞言論自由,這次選舉結果,「很大程度是反映當地人民普遍對政治務實主義的基本觀感」。

《南洋網》社論則提醒,新加坡年輕一代渴求更大的言論和行動空間,在後李顯龍時代、李光耀的光環消失之際,政府該如何在嚴苛的法治和年輕人的熱血之間找到平衡點,將是行動黨政府未來最嚴峻的挑戰。

內容來自YAHO車貸O新聞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缺乏民主土壤-星反對黨難播種-101937043.html

信用貸款


F2F5509ACE435198
arrow
arrow

    o68gw0s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